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五言古诗三十三首_寻西山隐者不遇

寻西山隐者不遇

绝顶一茅茨

,直上三十里。

扣关无僮仆,窥室惟案几

若非巾柴车,应是钓秋水

差池不相见,黾勉空仰止

草色新雨中,松声晚窗里。

及兹契幽绝,自足荡心耳

虽无宾主意,颇得清净理

兴尽方下山,何必待之子

【注解】① 茅茨:本意为茅草屋顶,代指茅屋。 ② 扣关:敲门。案几:古时对桌案的通称。 ③ 巾柴车:意指乘柴车出游。巾:原意为车篷,此处作动词用,覆盖。晋陶潜常乘柴车出行,故有此说。钓秋水:《庄子·刻意》中有“就薮泽,处闲旷,钓鱼闲处,无为而已矣,此江海之士,避世之人也”,又有《秋水》篇,“钓秋水”乃兼用两意,与“巾柴车”一同代指隐居生活。 ④ 差池:本意为参差不齐,此处指此来彼往,正好错过。黾(mǐn)勉:努力,勉力,此处为殷勤之意。仰止:仰望。 ⑤ 及兹:到得此地。契:感到惬意。幽绝:幽静而隔绝。荡心耳:心情得以涤荡。 ⑥ 清净理:此处指道家清净无为之理,意为纯粹自然,心守虚静。 ⑦ 兴尽:即尽兴。用《世说新语》中典故:晋王徽之曾雪夜访友人戴逵,临门不入而返。人问其故,曰:“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。”之子:此人,指西山隐者。

綦毋潜

綦(qí)毋潜(692—约755),綦毋为复姓,字季通,一作孝通。虔州(今江西赣县)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)进士,曾任右拾遗、著作郎等职。安史之乱起,便辞官归隐,交游僧道,遁迹山林,在江西颇有诗名。其诗作亦多有隐情禅意,尽显清幽静寂之美。工于五言,古体尤佳。存诗二十六首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五言古诗三十三首_寻西山隐者不遇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